刚刚过去的2018年,对于跨境出口电商行业来说,是充满了挑战和变革的一年。从蔓延至全球的VAT税务风波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美国启动退出万国邮联,再到加拿大邮政罢工暂熄,出口电商行业面临着较以往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合规化成为跨境出口卖家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在新的形势下,跨境出口电商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机遇与挑战并存。
跨境出口电商规模高速增长,成为外贸创新新动能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海外电商消费逐渐崛起。Statista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35.8亿,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购物的方式更加便捷、支付手段更加多样,越来越多的境外消费者逐渐习惯采用电商来进行消费。海外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卖家出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的趋势在效率和体验等多方面优势明显,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增长速度远高于整体出口规模。2017年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行业规模达3.1万亿,同比增长31.0%,预计到2019年,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行业规模将增加到5.0万亿。跨境出口电商行业面向全球70多亿消费者,200多个国家,发展空间大。既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等市场规模大、购买力强的发达国家;又有巴西、印度、南非等增速快,有人口红利的新兴国家,未来仍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全球税收监管政策日益收紧,合规才是硬道理
自2016年英国正式出台VAT法规以来,全球众多国家对于电商的税费政策不断收紧,电商征税的趋势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降低免税额度还是征税,不难看出的是全球税收监管形势正日益收紧,肃杀清查偷税漏税的现象已是大势所趋,继续以不合规的方式经营的卖家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合规经营成为当下卖家长期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具体而言,出口电商卖家合规经营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税务方面:
过去,中国卖家通过样品/广告品、个人邮政小包等多种方式来避税。近年来,众多国家开始加强对海外贸易商的税收监管,多国VAT政策蔓延,平台也开始陆续针对电商的税收政策作出新规调整,对于偷税漏税的行为的审查日趋严格;
2.商检方面:
个人邮寄检验检疫政策相对宽松,一般没有传统外贸那样严格的检验检疫进出口环节,很多卖家为节省时间和成本,通过个人小包邮寄来逃检等行为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也导致了海外消费者对一些中国商品质量的担忧。随着审查日趋严格,出口电商卖家也需要提升在检验检疫方面的合规程度。
3.知识产权方面:
欧美是中国跨境出口电商主要目的国,欧美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机制较为成熟,侵权成为中国卖家最容易被控诉的事情。近年来,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也在不断的出台规则、政策打击各类侵权行为,除了盗取商标外,盗图、货不对版(虚假营销的侵权)等行为都会遭到平台重罚。
物流成本不断上涨,以低客单价产品为主的卖家或受重创
2018年9月上旬,万国邮政联盟(UPU)在埃塞俄比亚举办了第二次特别会议,就国际邮政费率补偿展开了讨论,其中包括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能否再以低廉的邮费向西方国家发送包裹。2018年10月17日,美国宣布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程序,如未来一年内未能与万国邮政联盟达成新的协议,美国将退出。
万国邮政联盟建立于1874年,是联合国下属机构,旨在促进改善国际邮政业务,规定了贫困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低于发达国家的邮政终端费率,其本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跨境电商消费国对出口国的物流费用补贴。
在万国邮联体系下,美国邮政与中国邮政合作推出e邮宝服务,从中国寄往美国的2千克以内的小件商品运费价格仅10元人民币左右,而从美国华盛顿州到加利福尼亚洲的美国邮政小包运费价格约为7.2美元。在低廉的运费价格下,大量服装、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品等产品以邮政小包的形式运往美国,并对美国零售业造成冲击。
中国出口电商的物流模式主要有邮政小包、国内快递跨国业务、专线物流、国际商业快递和海外仓五种模式。
